安全評價應分為準備工作、實施評價和編制評價報告3個階段。準備工作應包括以下內容:確定本次評價的對象和范圍,編制施工安全評價計劃。準備有關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所需相關的法律法規、標準、規章、規范等資料。評價組織方應提交相關材料,說明評價目的、評價內容、評價方式、所需資料(包括圖紙、文件、資料、檔案、數據)的清單、擬開展現場檢查的計劃,及其他需要各單位配合的事項。被評價方應提前準備好評價組織方需要的資料。
毒性的危險性:它是關于毒性危險性的相對評分及其對綜合危險性評價的影響。對健康的危害性可根據造成的原因和程度來考慮,有的可歸因于維護及工藝不能控制或易發生火災等異常工藝條件;有來自接頭、基礎、工藝排氣等處經常發生的細微泄漏;還有由氮氣、、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氣體造成的對健康的危害。裝置中具有代表性的單元類型有:原料貯區、供應區域、反應區域、產品蒸餾區域、吸收或洗滌區域、半成品貯區、產品貯區、運輸裝卸區、催化劑處理區、副產品處理區、廢液處理區、通入裝置區的主要配管橋區。此外,還有過濾、干燥、固體處理、氣體壓縮等,合適時也可將裝置劃分為適當的單元。
等級劃分:為了評判危險、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級以及它們對系統破壞性的影響大小,預先危險性分析法給出了各類危險性的劃分標準。該法將危險性的劃分4個等級:I 安全的 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及系統損壞II 臨界的 處于事故的邊緣狀態,暫時還不至于造成人員傷III 危險的 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系統損壞,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IV 災難性的 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及系統嚴重破壞的災難故,必須予以果斷排除并進行重點防范